- 文化
- 热点文章
-
- 1 热门ag视讯网站|平台电视“村村通”
- 2 行政区划
- 3 文化遗址和城市名片
- 4 茅台酒的声名
- 5 人文茅台——国酒文化掠影
- 6 历史文化
- 7 人文风情
- 8 茅台烧房的形成
- 9 经济发展
- 10 交通地理
行政区划
全市幅员面积1788平方公里,辖3个街道、12个镇、6个乡(其中少数民族自治乡一个)。中心城区由中枢、盐津、苍龙三个街道组成,是国酒之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面积167平方公里,人口11万人。市区面积10平方公里,由商贾云集的中枢老城、车水马龙的国酒大道、气势恢宏的酒都新区三大部分组成。2008年办事处地方财政收入5907万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500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855元。
中枢街道办事处:位于黔北西部,大娄山西段北侧,仁怀市人民政府所在地,是国酒之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辖13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,总人口91204人,其中常住人口77557人,由汉、苗、仡佬等民族组成。面积167平方公里,多为低山丘陵平坝地区,平均海拔
盐津街道办事处:位于黔北西部,大娄山西段北侧,仁怀市人民政府所在地,是国酒之都——仁怀政治、文化的中心,与国酒茅台的产地茅台镇相邻。地域面积55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
苍龙街道办事处:2008年3月设立,是仁怀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地域面积97.4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
茅台镇:距中心城区7公里,总面积87平方公里,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,人口5万人,厂区人口2万人。赤水河贯穿全境,仁蔺、茅习、遵茅、茅台高速公路在茅台汇聚。域内以茅台酒为首的白酒业兴盛,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,茅台镇誉满全球;古有“川盐走贵州,秦商聚茅台”的繁华写照,旅游资源有国酒文化城、四渡赤水纪念园等。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运文化、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国酒文化于一体,被誉为“中国第一酒镇”。全镇地方财政收入3910万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500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925元。
鲁班镇:距市区17公里,面积119.6平方公里,人口4万人。文化底蕴深,三十年代初期创办昆山中学。境内资源丰富,有煤矿、石灰石、瓷土矿、页岩。有国家级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、专业村和特色生产基地。有保存完好的古碉遗址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鲁班烈士陵园、鲁班场战役纪念碑。全镇地方财政收入415万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400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689元。
后山苗族布依族自治乡:距市区50多公里,面积72平方公里,人口1万多人。域内旅游景区有芦竹山、笙韵苗寨、木兰关、青菜河水库风景区等。民间文化有木兰关、摇钱树、芦笙长腰鼓、滚山珠、爬花杆、踩月亮等。自然资源有木材、名贵中药材等。全乡地方财政收入23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466元。
赤水河谷两镇一乡:赤水河谷两镇一乡是二合镇、合马镇和沙滩乡。均在赤水河茅台段下游,一衣带水,茅习公路贯通全境。三乡镇总面积约21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近8万人。旅游资源丰富,有赤水河峡谷、探险漂流、吴公岩、古盐道、白酒工业园、西汉古墓遗址、巨型石刻长龙群等旅游景观。特色食品有合马羊肉、紫云牛肉。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72、68、72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566元。
高速公路沿线两镇:茅台高速公路沿线两镇是长岗镇、坛厂镇。长岗位于仁怀市最南端,处于遵仁交界处,海拔
南部三镇一乡:南部三镇一乡是茅坝镇、五马镇、九仓镇、龙井乡。茅坝镇距县城43公里,总面积139平方公里,总人口38000多人,水利资源丰富,属典型的农业大镇,主产水稻、油菜、玉米、高粱、烤烟等农作物。可开发项目有煤矿、天生桥天然景点旅游等。五马镇距城区30公里,常住人口3万余人,面积124平方公里。镇内有208省道线(遵仁)、仁金等公路,镇内资源有煤碳、硫铁矿、石灰石。旅游资源有古镇、古桥、古寺、林场(林海风光)、三涨水、十涨水等。九仓镇距市区60公里,与金沙县石场、清池相接。面积96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30000多人,特色产品有小湾大米、小湾茶。龙井乡面积77平方公里,人口20000多人,是全省100个重点贫困乡镇之一,距县城56公里,有“核桃之乡”的美誉,与四川省古蔺县隔赤水河相望,距川黔铁路138公里,距大纳(方方至纳溪)高速公路50公里。域内纳坡是赤水河在仁怀境内的源头,煤、铁矿、铜矿等矿产资源丰富。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230201、332、52、65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566元。
东北部一镇一乡:东北部一镇一乡是喜头镇、学孔乡。头镇总面积91.4平方公里,总人口25162人。东与遵义县毗邻,煤矿和硫铁矿储量丰富。旅游资源有酒都第一杉王、千年古楠木, “天然氧吧”奶子山森林公园、滚牛塘大峡谷等。 学孔乡与遵义、桐梓二县毗邻,距仁怀市中心40公里,面积69平方公里,人口22361人。是全市红花种植示范基地,矿产资源有硫铁矿、赤铁矿、煤矿等。地方财政收入64、78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。
北部两镇两乡:北部两镇两乡是三合镇、大坝镇、高大坪乡、火石岗乡。三合镇距市区近70公里,面积86平方公里,人口40000多人;大坝镇距市区35公里,面积82平方公里,人口37000多人;火石岗乡面积69.1平方公里,人口24000余人,距市区55公里,与桐梓县、习水县相邻;高大坪乡距市区31公里,面积88平方公里,人口37000多人,有银水、麻窝沟、罗凼坝三个小二型水库,坪营盐菜基地、桅杆蚕桑基地等初具规模。北部两镇两乡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大要乡镇,主要农作物水稻、玉米、高粱、小麦;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矿、高岭土等。三合镇荣昌坝、大坝镇五岔、火石岗乡荣华已规划为全市白酒工业园区,高大坪乡圆满灌电站发电运行。地方财政收入86、70、116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。